Member-only story

一天内拿到了 Tana 的邀请,说一些感触

Shuyi Wang
Oct 4, 2022

--

我是昨天早上提交的申请,8点29收到的确认排队通知。

CleanShot 2022-10-04 at 08.59.27@2x.png
CleanShot 2022–10–04 at 08.59.27@2x.png

昨晚10点多,拿到了邀请。

CleanShot 2022-10-04 at 08.59.01@2x.png
CleanShot 2022–10–04 at 08.59.01@2x.png

跟你说这个事儿,绝不是为了炫耀,而是聊一个我近几年不断受到强化的心得 — — 互惠

互联网「免费」的环境浸淫,让不少人总是忘了这个世界上的事情,大多都是要有成本的。不因你「看不到」成本,它就不存在。

可人们往往对「免费」这个词儿特别热衷。至多,也不过是对提供免费商品和服务的「奉献者」回馈一些廉价的夸赞和感谢,然后就继续等着别人「投喂」。

拿申请使用资格来说,很多人都是填写了表格之后,就在那儿焦急坐等邀请。还有的时不时跟同好圈子里面抱怨一下「开放太慢了」,「会不会是饥饿营销啊?」就差把「奸商」俩字儿打到公屏上了。

其实多想一步,用上换位思考,他就知道世界不是这样运行。没有谁天生有义务来给别人提供任何免费商品和服务。我们现在享受到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依靠了技术的发展,使得边际成本变得非常低廉。「注意力-广告」模式低效掉了很大一块需要即时支付的经济成本。因此,我们才有各种免费软件工具甚至是云服务可以使用。

但是,在用户规模并不大的时候,开发者(像目前的 Tana )是做不到大面积免费开放的。

一方面,是因为初创企业的经济负担能力有限,即便是租用云资源,也是不菲的花销;另一方面,是软件应用还在雏形,不适合让很多人一上来经历不稳定的体验,容易导致口碑翻车。但更重要的,是该阶段属于用户基本盘形成时间,将决定未来用户社区的品质和调性。

人家更希望获得的种子用户,是那些有激情、能提供反馈的人。多一些热情洋溢且愿意讨论的用户,社区才能良性发展。普通用户(特别是新手小白)遇到问题,会有其他活跃用户(而不一定非得是官方雇佣的客服)来认真回答,给出高质量答案。这可以提升社区粘性,降低运营成本。有些用户会提出自己合理的功能需求,甚至亲自下场帮助改进和测试……这样的社区,更加欣欣向荣;反之,若吸引来的大部分都是薅羊毛的用户,就糟糕了。

你可以看到在 Tana 的 slack 里面,简直是知识管理应用领域的大咖聚会。

--

--

Shuyi Wang
Shuyi Wang

Written by Shuyi Wang

PhD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Former Adjunct Faculty at UNT. First Prize Winner of HackNTX 2018.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