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你需要补哪些核心能力?
毕业前,着力打造三种核心能力,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远离被人工智能淘汰的担忧和烦恼。
Photo by Sergi Viladesau on Unsplash
精彩
放假前的周末,在为公众创,教师、学生、企业家和社会公益人士们围坐,看视频。
播放视频的是阎教练,他刚刚参加一个社会创新大赛,担任评委,深受刺激。
为了让我们大家也被刺激一下,他找来了去年全国四强赛的一段录像,让我们观看。
看了 3 分钟,就有人开始惊呼。
20 多分钟,视频看完,大家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虽然,谁都知道,被鼓掌的对象是听不到的。
观众中有两个学生,居然有了退学冲动。
他们敏锐感受到了危机 — — — 参赛选手跟自己同龄,毕业时跟他们竞争同样的工作机会,毫无胜算。
当然,他们这种冲动,立即被(富有责任心的)我及时劝止了。
我知道一个事实,即便在 985(现在改称双一流)高校,这种能力也不是学校教育教出来的。
各位老师、企业家们与我一起,鼓励他们创办我校的第一支参赛队伍。
迷思
视频中展示的参赛作品,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利用特色农产品致富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好像并不稀奇。
学生年轻,会冲动很正常。
可这点儿事儿,为什么能让众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都拍案叫绝呢?
这不由得让我陷入了沉思。
同样是大二、大三的年纪,视频里这群大学生,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应有的活力。
活力来自思想。他们能够敏锐识别洞察社会问题,深入调研,而且立即意识到问题的症结。症结包括商品缺乏差异化、销售渠道狭窄,而且知名度不足。
活力来自行动。他们针对调查得来的原因,打出了营销上的组合拳 — — — 以村为单位创建品牌;与京东等大型电商对接,全球销售;借势媒体,搞体验营销,深度食品旅游。
活力来自创造。他们巧妙搭农村淘宝的顺风车,利用返程空车,谈判议价,合作共赢;找准了合作社这个基础单位,使用机制设计构造价值网络,保证商业合作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