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如何用「竞争」与「作品」助力成长?读《工作的心智》有感

Shuyi Wang
May 6, 2024

--

请你亲自阅读本书吧。相信对你的工作、事业、学习和生活,能有帮助。

读书

利用假期,我读完了阳志平老师的新书《工作的心智》,不禁感慨良多。以往我为了「保护书籍」,总是不肯在书上划线笔记,而是拍照后放到笔记应用中,再用语音或者文本记录笔记。这次,受到「大望局」播客嘉宾何刚老师的影响,我也采用「污染」方式在书上直接写写画画。很快,书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我发现何刚老师在阅读时动笔的做法颇有道理,因为通过主动式的批注,能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我有时甚至是先停下来写自己对后续内容的猜测,然后加以印证或者承接反馈。这种主动式的方式很有效,我决定以后只要是买来的书,都用我自己的笔记「污染」掉。

假日前读完第一篇后,我就立刻给自己非毕业年级研究生们一人买了一本。我觉得这本书会对他们非常有帮助

迷茫

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显得有些迷茫,一路走来似乎从来没有形成自己的主见,更喜欢随波逐流。别人考研,那我也考;六级过了,别人都在刷成绩,那我也刷;别人考雅思…… 我好想不打算出国…… 算了,也考一个,要不然显得不合群。至于找工作,我妈说一定要当公务员,好的,我考公;二舅说央企待遇高,那我投简历…… 我曾半开玩笑地说他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他们却不觉得反感,反而觉得生动形象,笑得很爽朗。

不过,在「竞争」和「奋斗」的态度上,学生们可泾渭分明。一类非常「卷」,老师布置三千字的学期论文,他能写八千甚至一万二。不过实话实说,创新度不高,而是抱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想法,期待让老师认可这种付出。另一部分人干脆选择「躺平」,不再参与任何竞争活动。小小年纪颇有看破红尘的事故,觉得任何教诲都是 PUA ,任何建议都是割韭菜,谁妨碍我睡觉我跟谁急。你凭啥不让我接着睡?课堂,课堂又怎么样?你不点名记考勤,我至于把睡觉的地方从宿舍的床换到教室课桌吗?很不舒服啊。

我们不难想见,极端化的态度和虚掷的光阴,会给他们的未来带来什么。在本该获得成长的年纪,他们只是平添了几年岁数,一直在原地逡巡。从这个角度来看,阳志平老师这本书可谓雪中送炭

《工作的心智》一书用不同章节,谈到了年轻人正确看待「工作」(其实远远不止)的八项重要事项:英才、作品、思想、学习、人性、人际、竞争、世界。这本书的写作跨越七年,是一本经过深度打磨的著作。今天我只谈两点印象最深,定对我的学生和读者有益的部分,让你管中窥豹。

竞争

--

--

Shuyi Wang
Shuyi Wang

Written by Shuyi Wang

PhD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Former Adjunct Faculty at UNT. First Prize Winner of HackNTX 2018.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