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如何轻松愉快践行卡片写作?Lattics 使用体验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为你选择卡片写作工具,提供一个新的可能选项
「笔记」与「写作」的区别
「卡片笔记」和「卡片写作」其实是两回事儿,但总有人把这二者混为一谈。
卡片笔记构成的是整体知识结构。你在不同时间,从不同渠道获取来的各种知识单元在这里组织起来,形成了你的「第二大脑」。笔记系统帮你忠实记录和管理自己独特的知识,为将来可能的调用做好准备。
而「卡片写作」则面向项目输出过程。它是根据某个主题或者项目的要求,把一系列卡片从不同角落里面提取出来,按照某个项目的需求进行整合梳理,最后进行线性的输出。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卡片笔记就类似于你居家的时候物品摆放的位置,你的牙刷在洗手间,充电宝在客厅,睡眠眼罩在卧室,原本可能离着十几米远;卡片写作,就如同你出差的时候打包行李的过程,牙刷、充电宝和睡眠眼罩会从各自原本的位置拿出来,压缩到一个小小的行李箱里面。
在输入的时候,如果你有意识只按照当前项目的需求来采集信息,那么短期效率可能会提高。但项目进展过程里,你会主动过滤掉很多有潜在价值,却与当前主题无关的点子。这不啻于暴殄天物。为什么卡片笔记写作法往往适合于长期战略?卢曼可以用它在 30 年间写作 70 本书和 550 篇论文,秘诀是什么?恰恰就是卡片笔记系统中笔记单元的高度可重用性,这样你知识的积累才可以焕发乘法效应。卢曼号称从来不逼迫自己写作,恰恰是因为随时采集到各种新的点子,才会随时有事情可做,而不拘泥于某一主题记录。他的写作是「多线程」的。若你只面向单一项目记笔记,是无法产生这种创造与输出结果的。
在输出的时候,若你总去考虑某张卡片的内容将来还可能要重复利用,写作时便可能束手束脚,生怕当前记录的内容不够「单元化」,或叙述方式与某个项目过度耦合。这样一来,你写作卡片的负担会加重。
上面两种可能的问题,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试图用 “All in One”(单一工具一站式) 的方法同时处理卡片笔记和卡片写作,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