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智谱 GLM-4 大语言模型好用吗?
我替你尝试了它的基本对话、绘图、阅读长文档、数据分析和高级联网等几方面能力。
最近智谱的 GLM-4 大语言模型发布,成为了热门话题。一篇文章不断出现在我的朋友圈和各种群聊中。
这篇文章是由新智元发布的,介绍了GLM-4的特性。文章兴奋地宣称,现在我们也有了国产的「GPTs技术」。但我真正感兴趣的不仅仅是GLM-4的GPTs技术,而更看重它的实际性能。文章中提到了GLM-4的多项能力,特别是它在某些方面能够达到GPT-4的90%到99%的水平,还能进行所谓的“大海捞针”测试。
“大海捞针” 测试是一项针对大语言模型上下文记忆检索的特殊能力测试,我之前给你介绍的 Kimi Chat 是第一个在 128K 窗口大小上获得满分的国产 LLM 。
GLM-4 的主页上,提供了一些官方功能,包括绘图、解读长文档、数据分析和高级网络连接等。
我对 GLM-4 提供的这些功能特别感兴趣,于是逐一测试这些功能。我选择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一些功能来进行实际测试,最关心的是 GLM-4 是否能真正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下面,我给你展示基本功能、绘图、阅读长文档、数据分析和高级联网等几个方面的测试结果。
基础
首先是基础功能。这是你一打开 GLM-4,看到的最基本界面。我选择 GLM-4 标签页进行测试。
从介绍上不难看出,GLM-4 在基本模式里能做的事情非常多,就像现在的 GPT-4 一样。它能够原生支持问答、联网查询、绘图、图像识别等多种操作。
GLM-4宣称具有「大海捞针」能力,即能处理超过100K字符的对话上下文窗口,而且不产生幻觉。这让我首先想到的是长文翻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