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除了爱奇艺,iPad Pro 还能干啥?

Shuyi Wang
Feb 12, 2021

--

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我读了两天书。

书是赵赛坡先生的《iPad Pro 生产力指南2.0 版本》。

读后的感觉,真的是太爽了。

其实这本书的名字,很早之前我就看过了。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最初是在少数派看到的2017年赵赛坡先生的专栏。

但是当时,我根本没当回事儿。因为我当时手里有一台iPad Pro ,却绝对没有感觉过这是一款生产力工具。

没错,正如同你想象的那样,用它看爱奇艺,效果非常棒。

要说生产力,还得看 Macbook Pro 的。毕竟那才是能写稿、能编程、能录制剪辑视频的利器。

然而,随着iPadOS 的发布,尤其是苹果那一句「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让我不禁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

MacBook Pro当然好,只是我觉得使用起来有些太过沉重。我并不是指它的体积和重量,而是说每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总会有一种「仪式感」(这种感觉之前我说不出,也是来自于赵先生的这本书),觉得我这是要非常认真的去生产内容了。

但是在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实际上我更需要做的是随时进行记录,并且随时进行整理。而这些事情单单指望着使用MacBook Pro是不现实的。有的时候,会耽误很多事儿,经常错过灵光乍现的那一刻。

我不禁开始想象,到底能不能采用iPad Pro帮助我来完成那些看似必须有正式的桌面电脑才能完成的功能?我特别希望能够在iPad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同时完成采集、写作、整理、编辑,乃至于发布这样的完整知识生产工作流程。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对于我来讲,它就是个生产力工具,而不只是娱乐(信息消费)用品。

赵先生的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一个字 — — 能。

不光是文字的输出,他甚至是把自己的音频、视频等所有的知识生产发布都放到了iPad上进行。其中视频这个我很容易理解,因为在使用M1 MacBook Pro之前,我最喜欢的视频剪辑工具并不是Final Cut Pro,而是iPad上的 Luma Fusion。那种轻量、快速,对于繁重任务举重若轻的能力,特别的令人着迷。

我也尝试过使用 Drafts 来记录零碎信息,但是根本就不知道原来可以用那么多的快捷键来预览、加标签,也更不知道这么多的插件可以帮助我调整行距、生成html。

--

--

Shuyi Wang
Shuyi Wang

Written by Shuyi Wang

PhD in Information Science.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Former Adjunct Faculty at UNT. First Prize Winner of HackNTX 2018.

No responses yet